中共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中心党支部
关于开展“为党旗增辉、为发展服务、
为师生造福”创先争优
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2011年3月5日)
根据学院“三为”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具体安排,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学院提出的“为党旗增辉、为发展服务、为师生造福”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三为”主题实践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2011年是学院实施“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后勤服务中心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内部管理、强化监管调控、增强保障能力、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一年。开展“三为”主题实践活动,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创先争优活动要求,结合学院的工作目标,做好后勤服务保障,为师生服务,以实际行动向建党90周年献礼。开展“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意义重大,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后勤中心全体员工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立足岗位,转变作风,突出实践,有所作为,促使全员发展意识大增强,服务效能大提升,学习环境大优化,师生福祉大改善。
二、主要内容
(一)为党旗增辉。紧接去年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通过开展“先锋岗”、“承诺书”等多种形式活动,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围绕本职工作创先争优,努力达到“五个好”、“五带头”的目标,以优异成绩为党旗增辉,为时代添彩。
(二)为发展服务。围绕学院本学年的工作主线,为创建“生态环保模范校园和园林校园”做准备,立足职能促发展、立足岗位创稳定,在肯定后勤服务中心去年的成绩后,思考学院后勤服务工作在今后发展道路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2011年发展目标是规范管理,工作定位是改革创新,提升后勤服务质量,推进工作扎实落实。
(三)为师生造福。围绕“后勤保障”这一重点,树立服务意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调整饮食结构,充分满足广大师生员工多层次、多样化的饮食要求;保证楼宇和校园环境整洁卫生,水、电、暖及电梯等安全运行;合理规划校内服务网点布局,增加服务项目,加大对已运行服务项目的管理。解决师生在学院内生活上的困难,创造优美、和谐、安全、稳定的大学校园。
三、方法步骤
(一)集中教育阶段(2月9日-3月8日)
1、宣传动员(3月4日-3月5日)。结合后勤服务中心2011年工作计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召开后勤服务中心“三为”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对主题实践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做好思想发动。
2、集中学习(3月6日-3月15日)。采取专题辅导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市委五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院党委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和省、市、学院、中心“十二五”规划纲,学习《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党的光辉历史。通过学习,使全体党员干部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增强加快发展、服务师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对照检查(3月16日-3月23日)。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后勤服务中心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对照“三为”要求,采取领导点、自己查、群众提等方式,深入查找宗旨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师生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党支部和党员干部要根据对照检查和征求意见建议情况,形成对照检查材料,并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师生的意见和建议。
4、公开承诺(3月24日-3月30日)。围绕落实“三为”要求,立足工作实际,结合对照检查情况,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就“后勤保障、服务师生”公开进行承诺。党员干部结合岗位实际,就履行职责、服务发展、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公开承诺,写出书面承诺书。
(二)主题实践阶段(3月31日-11月30日)
1、夯基础,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以“评建整改”为目标,实施后勤服务中心支部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增强党支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和水平。结合学院安排和后勤服务中心工作实际,组织管理干部到有经验的高校进行培训,提升管理队伍引领发展、服务师生、科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2、转作风,开展优化教育环境活动。紧扣学院“转变作风、优化环境、提升效能”的目标,解决个别人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管理不够规范、办事效率低下以及部分党员干部精神状态不佳、群众观念不强、组织纪律性不严、落实工作不力等问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
3、抓大事,开展服务质量提升活动。继续扎实推进目标责任制,加强制度管理,积极稳妥推进机构、人事、财务管理改革,加强预算管理,完善核算方式,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目标,逐步建立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4、抓安全,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全面落实后勤服务安全稳定工作,餐饮、节能、校园、物业、开发、财务要从细微处着手,齐抓共管,重点突出,扎实细致地为师生服务,使广大师生生活的更舒心、更安全、更幸福。
5、暖民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领导干部经常下基层,访民情、听民意、摸实情、解民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解决后勤工作临时工的待遇问题,结合实际有步骤提高他们的津贴,解决工人的休息、饮水困难;开展健康文明的文体活动,丰富大家的文娱生活;继续帮助贫困学生,设困难学生劳动岗,给予这些学生合适的帮助。
6、树典型,开展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开展一些列创建活动,表彰评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举办好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宣誓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开展“五星党员”评选表彰活动,树典型,激发党员干部和所有员工学先进,争优秀的热情。
(三)总结验收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
1、认真自查总结。认真开展“回头看”,检查各环节任务是否落实、承诺是否兑现、制度是否健全、年度工作任务是否完成、主题实践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2、严格考核验收。将“三为”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活动结束后,由中心“三为”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对各部门和党员干部个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对满意度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责令补课,限期整改。
3、建立长效机制。后勤服务中心党支部及时将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总结,形成服务师生的长效机制。
四、组织领导
(一)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后勤服务中心成立“三为”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支部书记陈炳联担任,副组长由潘飞玉和张涛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心办公室,潘飞玉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分类指导,严格督查。落实院级领导联系点和领导点评制度,确保活动质量;实行领导小组包抓部门督导制度,对活动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和督查,推动活动扎实开展。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后勤服务中心“三为”主题实践活动办公室重视宣传、沟通工作,办好中心网站,及时更新栏目内容,扩大信息量,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与师生员工沟通,收集意见、及时反馈、化解矛盾、改进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内外发展环境。
(四)突出实践,注重实效。我们把“三为”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贯穿于加快后勤服务中心发展的全过程,把主题实践活动与推进后勤改革相结合,将主题实践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用科学发展的实绩检验主题实践活动的成效。
后勤服务中心党支部
2011年3月5日
“三为”主题实践活动集中教育阶段安排表
2011年3月5日
阶段划分及时间安排
| 活动内容
| 形成资料
| 包抓领导
| 活动形式
|
宣传
动员阶段
| 3月5日
| 制定“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方案、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召开“三为”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宣布活动方案
| 有关文件
| 樊西宁
| 集中学习
|
3月6日
| 制定集中学习教育阶段安排方案
| 有关文件
| 陈炳联
| 集中学习
|
集中
学习
阶段
| 3月7日
|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
| 会议记录
|
| 集中学习
|
3月8日
| 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会议记录
|
| 分科室
|
3月9日
|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讲话
| 会议记录
|
| 分支部
|
3月10日
|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讲话
| 会议记录
|
| 分支部
|
3月11日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 会议记录
|
| 集中学习
|
3月14日
| 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
| 会议记录
|
| 集中学习
|
3月15日
| 学习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文件、讲话;学习市委五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及省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 会议记录
|
| 集中学习
|
对照
检查
阶段
| 3月16日
| 党员干部对照“三为”要求准备自查材料
| 会议记录
|
| 分散学习
|
3月17日—20日
| 以支部为单位对照“三为”要求,深入开展自查
| 会议记录
|
| 集中学习
|
3月23日
| 制定整改措施,广泛征求意见
| 会议记录
|
| 集中学习
|
公开承诺
阶段
| 3月1日
| 整理本科室、本人政治、业务、工作方面存在问题
|
|
| 集中学习
|
3月2日
| 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新一年改进方案
|
|
| 分科室
|
3月3日
| 针对本科室、本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准备书面承诺书
|
|
| 分支部
|
3月4日
| 以科室为单位公开承诺
|
|
| 分支部
|
3月7日
| 以科室为单位公开承诺
|
|
| 集中学习
|
3月8日
| 全体党员参加“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演讲会
|
|
| 集中学习
|
备注
| 1、各党员干部要按照局“三为”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按照本安排认真学习规定篇目,摘抄10000字学习笔记,撰写1—2篇学习体会文章。
2、学习教育阶段要保证学习时间、人员、效果三落实,不得随意请假。
3、正确处理工学矛盾,做到两促进,两不误。
4、对照反思要深刻,不走过场,切实解决存在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