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零租赁,免收水电气费,提前采购增加库存,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原材料费用……面对飞涨的物价,我市各所高校纷纷采取措施稳定学生食堂价格。
物价虽然上涨,各高校食堂饭菜品种齐全。
许多学生还是选择食堂就餐。

高校食堂设有低价菜品。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定期对原材料采购价格进行公布。
青菜价涨了,土豆价涨了,米面油价也涨了……从大学新学期开始以来,物价的上涨似乎一刻也没消停过。那么,在物价不断上涨的冲击下,“咬牙硬挺”的高校食堂饭菜是否涨价?连日来记者走近学生,走进学校,了解他们的现状,倾听他们的诉说。
学生:
“和过去比,现在大家更爱在食堂吃,实惠!”
11月24日下午5点半,咸阳师范学院食堂里挤满了就餐学生。历史系学生小郝排队买了一份豆浆和一个红薯饼一共花了两元,“学校的豆浆很香浓,同学们都爱喝,午餐一般我会吃一份4元的盖浇饭,早餐吃个菜夹饼,喝碗稀饭一共两元,一天的伙食费大概8元钱。”她掰着手指细细给记者算着帐,吃得多点同学,一天平均也就10元钱。
“今年开学以来,学校周边餐馆的饭菜不断涨价,以前喜欢在外就餐的同学直呼‘吃不起’,加上学校利用假期对食堂进行了装修改造,现在不论是就餐环境还是饭菜品种都有了很大改善,很多同学也因此重新返回食堂吃饭,学校饭菜还是蛮实惠!”小程说。
“饭菜依旧香,价格还没变!”
11月24日上午11点: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堂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摆放着热腾腾的各类主食、炒菜,同学们也陆陆续续开始进入食堂就餐。看着工作人员正在给一盘盘的炒菜分摆价目牌,机电工程系学生小王细心地挑选自己喜欢的菜品,随后,他打一份炝土豆丝、一份西芹炒腐竹和一份米饭一共花了2.5元。“虽然现在社会上‘涨’声一片,但在学校并没有感觉到,还是有低价菜品和免费菜汤提供。”小王说,记者注意到,小李打菜的这片区域普遍为素菜,而且价格大多在8毛到1元之间。
“1元还是4个馒头,虽然个头小了点,但是我们能理解!”
采访中,很多同学反映,学校食堂饭菜的价格、数量虽然基本没有变动,但是馒头、包子的个头似乎缩了点水。陕西中医学院针灸系学生小李告诉记者,起初,学校食堂1元4个的馒头有段时间变为3个,最后又调整为4个,可是数量虽然恢复了,但是个头明显缩小了点。“目前,物价上涨得这么厉害,我们其实挺理解的。”她笑笑说。
还有同学反映,虽然他们学校食堂饭菜价格大体没变,但是个别菜品,主食还是上涨了两毛到5毛,但是他们表示略微的涨幅他们可以接受,也能理解学校的做法,即使涨价了,学校的饭菜还比外边便宜很多。
“物价‘逼’出节约意识!”
采访中,记者发现学生剩菜剩饭的现象在减少。咸阳师范学院食堂里,一位在买米饭的女生甚至特意叮嘱师傅“少给点”,称自己吃得少,盛多太浪费。师傅说,现在像这位女生这样“吃多少要多少”的不在少数。
同样,记者观察到大部分学生都能把购买的饭菜吃完,很少看到剩饭、剩菜和剩汤。在食堂的餐具回收处,大部分学生送回的餐盘都比较干净,很少有把大量剩余食物倒掉的现象。回收餐具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他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节约意识越来越强了。
学校:
经营现状:“咬牙硬挺,勉强维持”
“社会上的餐饮行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高校学生食堂是一种福利性质的,一般都是微利经营,本着不从学生身上赚钱,只要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转。目前,食堂饭菜质量、价格一直保持不变,但是不断上涨的物价还是给我们的经营产生了巨大压力,甚至已经出现亏损。”陕西中医学院后勤产业服务公司饮食服务中心的弓振华经理告诉记者,他根据近几个月的报表情况,每月亏损大概在两至三万元。
同样,西藏民族学院后勤管理处的马胜利处长给记者分析,高校食堂进货原材料是和市场价格接轨的,尽管物价一涨再涨,但食堂菜价雷打不动。高价进、平价出,与市场严重脱轨。现在食堂的经营已经是勉强维持,如果后期天冷,不仅本地菜以大棚为主,而且为保证菜品,甚至有些菜还需购买南方运来的,那么蔬菜价格会更高,很容易出现亏损现象,而且是买得越多亏得越多。
经营措施:
“保持价格稳定,缓解经营压力”
记者了解到,面对飞涨的物价,我市各所高校纷纷采取调整菜品结构、集中采购降低成本,缩短流通环节等措施缓解食堂经营压力。
“不断对市场进行跟踪调查,时刻掌握价格动向,积极与供货商进行沟通,根据市场行情对供货商所提供货物的质量和价格进行公开、公平、公正招标采购,坚持货比三家,确保价廉物美,择优采购;菜品可以适当调整,时令蔬菜可以扩大进货量,反季节蔬菜可以适量减少,以减少成本。”中医学院弓振华经理告诉记者。
如何缓解食堂压力,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中心餐饮服务部主任郭增德说:“在不影响同学饭菜质量的前提下,紧抓细节管理,使全体员工对原材料做到物尽其用,本着粗料细做,细料精作的原则,避免造成原材料不必要的浪费;米面油等可以长期储存的物品提前采购并加大采购量。”他说,目前,学校已经储存2000桶油,2000袋面,1000袋米,至少保证食堂正常运行3个月。“学院也积极给我们想办法,不仅对水电气进行补贴,而且给每个学生每月补贴伙食费两元,这样一年就给食堂补贴20多万元。对于贫困学生,食堂给他们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目前,餐饮部就雇用了34名贫困学生。”
“学院对学校食堂实施水电气费全免,房屋零租金,甚至降低饮食中心上缴的管理费用!”民院马胜利处长说,学院还启用了抵御物价上涨的风险基金来缓解食堂压力,“食堂方面减少进货环节,多方打听,对于价格便宜的蔬菜采取直接去生产基地直接采购方式!”
“虽然物价上涨给我们造成很大压力,但是,食堂在保证基本价格没有变的同时,一直都设有专门的‘低价饭菜,免费汤’窗口,而且学院还提出保质、保量、保价、保服务的要求,相关领导定期召开座谈会,接受学生伙食委员会的监督意见,对房屋租金实施全免,几个食堂集体采购,购置洗碗机等设备来降低人力资源等措施进行缓解。”咸阳师范学院后勤服务集团总经理马超群这样说道。
政府:
省财政已一次性给公办普通高校下拨6000万元,作为物价补贴
为保证学生吃好饭,化解物价上涨给高校学生食堂带来的压力,11月初,省财政一次性给公办普通高校下拨了6000万元人民币,作为物价补贴,达到公办普通高校每生平均补贴100元。同时要求高校食堂1元以下的菜不少于10%。据了解,目前,省财政下拨的6000万元已全部划拨到省内各高校。
咸阳日报2010年12月3日